ESG 報告中,什麼樣的數據指標最能反映企業整體的健康管理成效?
- Da-Gin Wang
- 7月9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
企業整體健康管理成效的關鍵數據指標,主要可從以下幾個面向來衡量:
缺勤率與病假天數
這是衡量員工健康狀況和工作出席率的重要指標。健康促進計劃成功通常會顯著降低缺勤率與病假天數,反映員工整體健康狀況的改善。
01、缺勤率與病假天數的下降,代表健康促進成效
根據研究,實施全面健康促進計劃的企業,缺勤率可降低約26%,病假天數也會明顯減少。這表示員工整體健康狀況改善,疾病與職業傷害發生率降低。
02、缺勤率反映員工出勤穩定性與工作滿意度
健康管理良好的企業,員工因健康問題請假的頻率降低,工作出勤率提高,進而提升生產力與團隊凝聚力。
03、病假天數揭示員工健康問題嚴重度與持續性
病假天數的減少代表員工恢復速度加快,或是慢性病、過勞等問題獲得有效控制,反映健康管理措施的針對性與實效。
04、結合缺勤與病假數據進行趨勢分析
持續追蹤缺勤率與病假天數的變化趨勢,能及時發現健康風險或管理漏洞,並調整健康促進策略,達到預防疾病與提升員工福祉的目標。
05、與其他健康指標結合提升評估準確度
單純看缺勤病假可能不足,建議搭配健康檢查異常率、員工滿意度、醫療成本等多維度數據,綜合評估健康管理成效。
員工參與率與滿意度
員工參與率與滿意度與健康活動的多樣性、支持性環境、有效溝通及個人需求密切相關。企業應從活動設計、文化營造與管理支持三方面著手,提升員工對健康管理的參與與認同,進而促進整體健康表現與組織績效。
01、職場體適能計畫參與
員工積極參與運動及體適能相關活動,能顯著降低行為健康危險因子,提升健康狀況。
02、健康促進活動多樣性與吸引力
包括心靈成長講座、生活藝文活動、運動課程、健康檢查等多元活動,能提高員工參與意願與滿意度。
03、支持性健康工作環境與團隊文化
健康氣候及主管的魅力領導能促進員工健康行為,提升整體健康促進計畫的參與度與成效。
04、健康促進計畫的溝通與推廣
員工對健康計畫的認知與理解影響參與率,透過有效溝通與激勵措施可提升參與度。
05、員工健康行為與體適能表現
參與健康促進活動越多,員工的體適能與健康狀況越佳,進而提升工作效率與滿意度。
06、時間與工作因素的考量
員工參與健康活動的主要障礙包括時間不足與工作壓力,企業需設計彈性且貼近需求的健康方案。
員工健康指標改善
包括血壓、體重、膽固醇等關鍵健康指標的變化,能直接反映健康促進措施對員工身體狀況的正面影響。健康管理部門,應能掌握員工個人的歷年健檢項目變化,更是突顯系統化健康管理的重要性。但此種敏感性個資的管理,有以下幾點應特別注意:
01、依法蒐集與使用
勞工健康檢查資料屬於個人資料保護法(個資法)範疇,雇主蒐集和處理這些資料必須有特定合法目的,如選工、配工、職業病預防及職場健康管理,且不得超出此範圍使用。
02、保存期限與紀錄管理
健康檢查紀錄應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保存,一般健康檢查紀錄至少保存7年,特殊健康檢查紀錄則依作業性質保存10年至30年不等。
03、保障員工隱私權
健康檢查資料屬高度敏感資訊,必須嚴格保密,限制資料存取權限,並避免用於非健康管理目的,防止個資外洩或濫用。
04、健康管理措施與溝通
對檢查結果異常的員工,雇主應依醫師建議提供健康指導,並適當調整工作安排,且應將健康管理措施納入安全衛生工作守則。
05、資料登錄與通報義務
雇主需於規定期限內完成健康檢查資料的登錄與通報,特別是特殊健康檢查,確保主管機關監督與管理。
員工流動率與留職率
健康管理良好的企業通常能降低員工倦怠與流動率,提高人才留存,促進組織穩定與發展。
01、減少倦怠與壓力
高達50%的員工流動是因倦怠造成,而健康促進計劃透過放鬆技巧、運動和飲食等方式,幫助員工積極應對壓力,降低倦怠感,從根本減少離職意願。
02、提升員工歸屬感與滿意度
當企業展現對員工健康與福祉的關心,員工會感受到被重視,歸屬感與認同感提升,進而降低因工作環境或人際關係問題導致的流動。
03、降低醫療與保險成本,減少健康相關問題
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慢性病與心理健康問題,降低病假率與醫療支出,減少因健康問題導致的離職。
04、提升工作效率與生產力
健康的員工更有活力與專注力,工作效率提升,工作滿意度提高,進而降低因工作壓力或不適應造成的離職。
05、符合ESG社會責任要求
透過員工健康管理落實企業社會責任(S),不僅改善員工健康,也提升企業形象與員工留任率。
工作效率與生產力提升
健康的員工更有活力與專注力,企業可透過生產力指標(如工作績效、產出效率)來反映健康管理的間接效益。
01、工作投入與創新行為密切相關
研究顯示,員工的工作投入程度越高,越容易產生創新行為,而這些創新行為又進一步提升工作滿意度,形成良性循環。換句話說,滿意且投入的員工更願意嘗試新方法、提出改進建議,推動企業創新。
02、員工滿意度提升帶動生產力與營收增長
企管顧問的調查指出,員工滿意度每提升10%,企業營收平均可提升15%以上。滿意的員工不僅服務品質更佳,也更積極貢獻,促進整體競爭力。
03、降低流動率,穩定人才基礎
高滿意度有助於降低員工流動率,減少招聘與培訓成本,並維持團隊穩定性,這對企業長期創新與競爭力至關重要。
04、滿足員工深層需求,提升忠誠度與參與度
透過滿足員工自主性、能力感與關聯性等心理需求,企業能激發員工內在動力,促進更高的工作熱情與組織認同感,進一步推動創新與績效。
留言